2012年1月12日 星期四

化學小測答案


1        把下列各項過程分類為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 並加以解釋.
(a)          把糖溶解                                                                                                          (2)
       物理過程 (1), 因為過程中沒有新的物質生成 (1)
(b)         氫與氧混合並燃燒.                                                                                         (2)
       化學過程 (1), 因為中有新的物質 () 生成 (1)

2.    舉出一項測試以把碳酸鉀和碳酸鈉鑑別出來, 並寫出可觀察到的變化。        (3)
       進行焰色試驗 (1)
       碳酸鉀會令火焰呈現淡紫色 (1)
       碳酸鈉會令火焰呈現金黃色 (1)

4.    一名學生從海灘收集了一個海水樣本, 如右圖.
       (a)     該樣本是混合物, 元素還是化合物? 試加以解釋. (2)
                混合物 (1)
                因為樣本的物質未經化學反應混合而成 (1)
       (b)     (i)     舉出去除樣本中沙和泥的方法.            (1)
                        過濾法 (1)

























工作紙1-食物的成份



2012年1月11日 星期三

工作紙2-健康的身體(均衡膳食)


A.    填充題
在適當的位置填上正確答案。
1.            不同種類的食物成分所含的能量值都不相同。量度能量的單位為 千焦耳 (kJ) 千卡路里 (kcal)
2.            若要保持身體健康,便應按個人每天的能量需求,進食適量的食物。
3.            不同職業、性別年齡和活動量的人對能量的需求各有不同。
4.            要保持身體健康,我們必須飲食均衡,進食各種類型的食物,使我們所獲取的食物成分有適當的分量比例
5.            均衡膳食有助供給我們足夠的能量、身體生長所需的原料,以及保持身體健康所需的養分
6.            食物金字塔是一個均衡膳食的指引,指出我們每天進食不同種類食物應有的比例。
7.            進食過多含高熱量的食物,可能引致癡肥
8.            為避免過重而過量節食,可導致患上厭食症 / 飲食失調

B.     填表題
下表是食物金字塔的簡介。在適當的位置填上正確答案。


工作紙3-牙齒的結構和功用



2.          牙齒最敏感的部分是                                                                                            C
A.    1
B.    2
C.    3
D.        4                   
3.          以下哪項正確顯示了牙齒X和牙齒Y的功能?                                              B

牙齒X
牙齒Y

A

咬住食物
撕碎肉類
B
切割食物
磨碎食物
C
撕碎肉類
切割食物
D
磨碎食物
咬住食物


切割食物
D
磨碎食物
咬住食物

5.          圖中顯示,在食水中加入氟化物最理想的濃度ppm〉是甚麼?                        B
A.    0.5
B.    1
C.    3
D.     5   

A.    常見的牙患

牙周病的形成
1.      牙垢膜/牙菌膜積聚在牙齦邊緣的齦溝或牙齒鄰面 (牙罅)



2.     
牙菌膜鈣化後變成牙石
 
分泌毒素



3.      導致牙肉腫脹紅腫發炎,容易出血



4.      最後牙周組織﹝包括牙周膜牙槽骨可能會萎縮,令牙齒失去支持支撐脫落鬆脫 

工作紙4-食物的消化


工作紙5-食物的消化



b   利用上圖和你個人的知識,解釋蛋白質從口腔開始到離開迴腸的變化。(3)
蛋白質不會在口腔被消化, 因此其在口腔的分量不變 (1)
它在位置X, 即胃部不斷地消化, 因此其含量不斷減少 (1)
及至迴腸, 已消化的蛋白質會被吸收, 所以離開迴腸再不會有蛋白質存在於消化道 (1)

c   i  指出脂肪消化後的最終產物。(2)
           脂肪酸 (1) 和甘油 (1)
    ii.
解釋為甚麼脂肪在剛進入十二指腸時的分量沒有減少。(2)
      
因為釋放脂肪消化液的胰管 (1) 不是在十二指腸的開端, 而是在後一段距離 (1), 所以
        脂肪進入十二指腸後一段距離才被消化而減少

d   完成下圖,指出澱粉從口腔開始到離開迴腸的變化。(2)




工作紙6-消化與吸收




B.        填充題
在適當的位置填上正確答案。(12 X 1@ = 12)

1.      消化即是把複雜的、不可溶的食物分解成簡單的、可溶的物質,才可吸收到血液裏。
2.      食物在消化道內經機械 / 物理性消化分解成較小的分子,然後再經化學性消化分解成可吸收的簡單分子。
3.      消化液中的消化酶有助加速食物的消化。
4.      食物在食道中刺激食道肌肉收縮,把食物推向胃部,這過程稱為蠕動
5.      胃壁有胃腺,能分泌胃液,內含有消化酶和胃酸。酶能消化蛋白質,而胃酸則能殺死食物中大部分細菌
6.      迴腸壁上有許多手指狀的凸起物稱為絨毛。這構選能大大增加吸收的表面面積/速率
7.      食物成分中的食用纖維不能被人體消化,因為人體不能製造相關的消化酶。

工作紙7-循環系統(血液)


名稱
紅血球 (1)
淋巴細胞(1)
吞噬細胞(1)
血小板(1)
功能
運送 氧氣(1) 至身體各部分
 產生抗體(1)
殺死病菌(1)
殺死病菌 /
吞噬病菌(1)
有助凝血作用(1)
形狀

雙凹圓盤形 (1)




好處:提供較大的表面面積(1),促進氣體的擴散作用(1)

構造

沒有  細胞核 (1)



好處
以提供更多 空間(1),容納更多血紅蛋白(1),增加紅血球的載氧量(1)




工作紙8-循環系統(血管)


補充練習:

A.    填表

圖片
血管的名稱
動脈(1)

靜脈(1)

微血管(1)
血流的方向
從心臟流出
流向心臟

管壁
厚度
較厚(1)
(優點抵受高血壓)

較薄


管壁很 (只有一層細胞的厚度)

(優點有利於 物質交換,例如:氣體、廢物和食物。)
彈性
較高
較低
管腔
較小
較大
(優點以減低血液流動時的阻力)

瓣膜
沒有
(除以下兩條血管外
肺動脈大動脈)
功能:防止血液倒流,維持血液單一方向流動
沒有
血液的性質
含氧血
(肺動脈除外)
缺氧血
(肺靜脈除外)

血壓
較高
較低

使血液流動的力量
由心臟的泵壓
由骨骼肌收縮
(內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位置
在體內較深處
較貼近皮膚表面

 

B.     改正錯誤

以下每一句都有錯誤。請在錯誤的地方下面劃線,並將正確的答案寫在空白處。
  
  
1.          血管能把血液泵壓至全身。
心臟
2.          腱索保持心臟內血液單方向流動。
瓣膜
3.          缺氧血的含氧量是零
較低
4.          在環繞全身的一個完整循環中,血液只流過心臟一次
兩次
5.          肺動脈內的是(含氧血)
肺靜脈 / (缺氧血)